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18集课程复讲

柴巧霞学长

  
尊敬的诸位老师、诸位学长,大家好!
    通过《细讲弟子规》第十八集的学习,学生列出了以下几条提纲为大家作简要分享:
一、如何引导孩子做到“兄道友,弟道恭;兄弟睦,孝在中”?
    1.俗话讲,家和万事兴,兄弟一条心,黄土变成金。确确实实家里有和乐的气氛,家风一定会鼎盛,事业也会兴旺。(孔融让梨和赵孝、赵礼争着为兄弟死的故事)
    2.称赞孩子也是一门学问,我们要透过一些机会教育点,给孩子加以引导:不能一味地称赞孩子的才华和本事,要引导孩子学能力的真正目的是“学贵立志,读书志在圣贤”。不然就会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”,“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”,孩子要长养的是谦卑,而不是自满;不要称赞孩子的相貌,应该称赞她的德行。
二、如何做到“人生的第一等学问”?  
    1.人第一等的学问就是“为人着想”。我们求学问,就是要长养的是这颗恭敬心、仁义心。
    2. 读书可以变化我们的气质。这个变化,是从心上改变的。《弟子规》教我们“或饮食,或坐走,长者先,幼者后;长者立,幼勿坐,长者坐,命乃坐”。我们能按照经文去力行,慢慢地从我们的行为改变,就影响到我们的内心随之改变,恭敬心油然而生,恭敬心长养了,自然气质就变化了。
    3.如果我们只读不做,就达不到这个变化气质的效果,得到的利益就相当有限。所以“学贵力行”。
三、“或饮食 或坐走 长者先 幼者后”可用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?   

    1.或饮食,吃饭的时候要让长辈先坐先吃,饭桌的主位,就是面对着门口的座位,一定要让给长者坐,桌子有条纹,都不应该对着主位,这样来增长我们的恭敬心和为他人着想的心。
    2. 或坐走, 也要先让长辈。这个坐,包括日常的坐,延伸开来也包括坐车。我们上车要把座位让给长者和需要的人,除此之外,我们也不要留在前面,而是往后面走,多留空间给后面上来的人。 
四、怎样落实“长呼人,即代叫;人不在,己即到”?
    1.我们晚辈遇到长辈或客人来了,要主动:请问您找谁?“即代叫”,赶快,不能对客人失礼,让人家等半天就不好。假如要找的人不在,“人不在,己即到”,要回来跟客人讲一下,请问你有什么事吗?因为很有可能人家也是大老远来,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,人家来找必有事情。所以我们应该:请问有什么事吗?有什么我可以代您传达的吗?
    2.当一个孩子从小的对应就是如此,以后你让他办事就很放心。所以不要小看这个礼节,它就代表着当他面对一件事,一定从头把它处理到尾,叫有始有终的态度。当他如此,他心就不容易焦躁、急躁。所以,透过这种生活礼仪,都是在长养孩子的修养。   
   诸位老师、诸位学长,学生这一集的复讲分享就到这里,祈请老师、学长多多批评指正!感恩老祖宗的加被护佑之恩!感恩父母的生养之恩!感恩老师谆谆教导!感恩为读书会付出的所有人!感恩自然万物的承载之恩!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